【原住民的編織】

    編織技術提昇後,就進入以麻線為原料的織布時代,原住民婦女採用苧麻,接著剝取表皮、曬乾、挑紗、紡線,再經過清水的洗滌,就可以使其纖維組織更加堅韌、不易斷,然後就可以開始定線、整經、織布;為了增加麻線色彩的變化,原住民婦女又利用植物或礦物做為染料,使其服飾能有更豐富的特色。

所有的台灣原住民中,以泰雅族婦女精緻的織布技術最為聞名,從現存的原住民傳統服飾中,可以看出原住民各族對色彩不同的偏好,各族皆有其獨特的顏色代表,例如:泰雅族的服飾大量使用紅、白兩色;排灣、魯凱族以黑、藍色為主;達悟族則是藍白相間的織紋。

 

【賽夏族】  

    賽夏族的日常生活器具用品都是以竹類、藤類為主,編織則以苧麻的為主。編織的手藝對過去賽夏族族人來說,是一項基本的求生技能;賽夏族人善於”竹類編織”,工作時所背的竹簍(DA-GIL),是較具代表性的賽夏族竹編作品。竹簍分為兩種,一種是洞較疏的;另一種是編織較密的,編織較密的編織品是可以放米的,竹簍利用背帶的方法背在肩上,讓雙肩平均的負擔重量,使肩膀較為輕鬆。

織布是賽夏族婦女專屬的工藝技術;也是女性建立聲譽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時代的演變中,衣服材料早被外界大量生產的布料所取代,織布技術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失傳了,一直到最近才又引進。織布時,婦女會平坐在地上,雙腳頂住經卷,背後用背帶綁緊腹前布夾,中間為雙手穿梭織布的範圍,賽夏族使用的織布工具為水平背帶織布機,主要用具包括:
1.經卷:經卷為側面呈三角形的長筒狀物,整塊木頭中間挖空,可以在暫停織布時,將         其他織布工具和未完成的織布放入其中間收藏,以免弄丟。
2.布夾:是由兩塊長方形木條組合而成,兩塊布夾的扣合面有凹凸的榫接處,以便夾緊經線或織好的布,使用時置於腹部,與身後的背帶綁在一起。
3.打棒:打緊緯線的木棒,會用重而硬的木材製作,兩端要削的比較尖,中間要比較寬         ,像刀的形狀,每次穿入一條緯線後,就用打棒打緊使布更緊密。

4.隔棒:用來區分經線的奇線跟偶線的器具。
5.固定棒:置於經卷後方,主要將經線固定,使之不會隨意移位

6.綜絖棒:配合所織的花紋,使用不同數量以分出梭路。(絖:ㄎㄨㄤˋ)

(5跟6雖然作用不同,但所使用的工具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7.桃花棒:用竹材的一端削尖而成,主要是織花時挑經線用的。
8.梭子:用竹或木製作而成。形狀為一扁長的棒狀物,兩端有陷入的凹口,以便

繞緯線在上面,在經線內穿梭。
9.背帶:是用粗麻線編織而成的長帶子,用來將布夾綁繫,固定於腹間。

    賽夏族的織可分為下列幾種:

1、無紋飾的布:用最簡單的平織方法,織出呈現規則的十字形交叉狀。

2、菱形浮紋的布:夾織花紋以不同的挑線法,將經緯線穿梭其中織出成品。

3、具艷麗紋飾的布料:主要用來製作祭典穿的服飾。紋飾的織法利用提經、挑花、夾織的方式,加上賽夏族廣泛使用的浮織或雙層織法,互相搭配組合,織出各種美麗的紋樣。

    賽夏族傳統織紋圖案,有常見的菱形紋、卍字紋、線條紋…等;主要是由紅、白、黑交錯變化而成;就圖案的個別元素來看,與泰雅族的織布非常的類似,例如:菱形紋和線條紋在二族織布中都經常出現,但是賽夏族喜歡用的卍字紋,卻從沒在泰雅族中見到過,反倒是在平埔族的織紋、刺繡中經常出現;織紋的個別要素雖然類似,但組合安排的原則卻又不太相同。

 

【魯凱族】  

    魯凱族常用的植物纖維有兩種,分別為苧麻及lubu(一種木本植物)。苧麻是人類種植的,lubu則全部都是野生的。苧麻莖及lubu枝的纖維搓成的『繩子』或紡成的線,有各的用途,苧麻搓成的線通常用來鉤成各種網袋、魚網及編繩,用苧麻紡成的線就會用來織布、織手套、綁褲及襪子。lubu枝的纖維因為韌性極佳,用來綑綁、作弓弦、陷機等,也可以用來織布。
    魯凱族織法的變化不多,圖案精美的夾織是最大的特色。所謂夾織是指在織布時夾入色彩不同的色線,利用夾線織出所需要的圖案,通常多會使用三種以上的色線;染線時會用搗碎的植物塊莖枝葉的汁液作為染料,常用來提煉的植物有薯榔、薑黃、印色花、九芎、鹽埔…等,會染出褐色、黃色、紅色、綠色等顏色。

 

【雅美族(達悟族)】

    雅美族的織布可同時表現出多種的不同織紋,雅美人稱為十七種織紋。其織紋、衣別會依年齡、性別及審美觀點的不同,而有差異。雅美族人在做夾織時會有一些禁忌,到現在雅美族人仍舊遵行這些禁忌,例如singat、gazok等織紋,相傳早期有人織成衣物,穿用後不久即死,後人因為知道這項禁忌,所以不敢去織。RAKOWAWOKO因織紋寬廣,如果織在男性上衣或丁字褲上,會很不美觀,所以大多都織在女性的方衣上。

    織布是雅美族人的一項技巧,著重實用性的雅美族人,利用傳統的織布機,將自己生產的麻紗織成各式的花紋,賦予作品原始的色彩及純樸的藝術表現,精細的花紋與刺繡,會創造出美麗的服飾。男子的穿著常以無袖、無領的短背心、配上獨特的丁字褲;女子則常是上身穿背心,橫圍腰布,斜繫以白色為底,黑、藍色相間的手織衣物,衣服式樣和色彩極為樸實。

 

【卑南族】

    在服裝方面,女子主要是以白色、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綁腿;男子則是以藍色、黑色、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及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在手工藝品方面,精細的籐編籃子是最大的特色。

日常用具以編製器具為最多,編製籃子是男性的工作,編法繁多,手藝相當出色。織布是女性工作,對男性來說是一項禁忌,卑南族使用的織機是水平背帶機,不過因為社會上很早就大量使用漢布,所以紡織就逐漸失它的重要性。

 

排灣族】

    排灣族傳統工藝技術的產生,是為了要適應生活,所以排灣族每個家庭的一份子,從小就必須由父母傳授如何製作各項日用品,及各項生活智識,其中最常見的就屬編織品了。在原住民社會中,因為取材的不同,編織者也會有異。織材如果是屬於籐、竹類的話,一般都是由男性負責,如果是用月桃葉來做蓆類的編織,則是女性族人專責。

一般排灣族人在編織的取材上,會採用野生的竹、籐、藺草,或是林投草,這些都是極佳的編織素材,不過因為月桃葉的編織比較容易掌握,所以排灣族人對於月桃葉的編織學習,比較不限男女。月桃葉編織方便的另一因素是,織材在部落附近的山區都不虞匱乏。月桃葉的製作方法是,先將一根根的月桃樹幹砍下,曬乾數日後,再將月桃樹的皮由上往下剝,倒捲成圓形狀,固定之後再曬數日,待其乾燥後即可成編織材料,大約只要三天的時間,就可編織成一張一坪大的月桃蓆。排灣族人純熟的編織技巧,琳琅滿目的編織製品,看了叫人不禁歎為觀止。

 

【泰雅族】

  泰雅族女子以「苧麻」為原料,經取絲、捻絲、框線、揉線、漂白、染色等步驟,再利用織布機織出圖案,也因此種麻就變成是婦女的工作。紡織用的麻線整理過程相當的繁複,要經過割麻、剝麻和剮麻…等手續,然後將麻紡織成線,再經煮線、整理之後就可織布。

織機為平地腰機型,織機的夾布板兩端,掛於織婦腰際,經線之尾端繞住於經線筒上,以兩足登之;織成的布大略可分為純白的麻布、白色和褐色相間的平行條紋麻布和在白麻布上摻上有色麻(或絨)線而織成的花布;白布製工作服,條紋做少年的禮服,花布則是製作上衣、被單、披肩、綁腿、肚兜及腰帶的材料。

夾織也是泰雅人織布的特色,在織布過程中插入有顏色的緯線而造成不同的圖樣;泰雅人喜歡的顏色是紅、黑、藍等顏色,主要的圖樣有條紋、Z字紋、方格紋和三角形及菱形紋等幾何圖花紋,泰雅族的女孩從十幾歲時便開始學織布,而菱形紋樣是必學的圖案。

泰雅族的編織藝術分為:

1、女性的編織藝術~

從目前所保存下來的傳統泰雅族服飾來看,其提花編織有直紋、橫紋、菱形、或其他幾何圖形…等,其中菱形和X形花紋代表著祖靈的眼睛,在族群傳統上更顯意義非凡。

而為了求編織上的美感,泰雅族婦女還有流蘇的編織方式,形成飄逸的裝飾之美。泰雅族傳統服裝,像是長衣、袖套、方布、胸兜、兜襠布、護腳布等服飾用品,多運用紅藍紫黃等色彩搭配,讓泰雅族的服飾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泰雅族婦女也會利用貝珠、鈴鐺、釦子來增加衣服的美觀。其中最為特別的是珠衣,貝珠是做珠衣、珠裙等禮服的主要材料,泰雅族女子以她們的巧手將貝珠串在一起,製成禮服,在泰雅族裡被視為流通的貨幣,還可以當聘金使用。鈴鐺相對於貝珠的編織手法,就顯得簡單的多,一般泰雅族人在舉行慶典時,會穿著綴有鈴鐺的長衣,當族人歡樂起舞的時候,鈴鐺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

2、男子的編織技藝~

通常編織的材料為籐、竹及月桃,現代則多了尼龍線及其他纖維製品;因為籐的韌性較好,成品較耐用,故較竹的應用普遍;然而籐的取得比較困難,編製的過程比較繁複,而月桃則僅僅只有草席的應用而已。

一個編器通常包括了底部、身部和邊緣三部分,底部和身部的編法有方格、斜紋、透孔的六角型、螺旋…等類型,也有使用柳條法編成的,邊緣剩篾倒插、加篾紮邊、夾條紮縫及8字型編法。編製的成品有背筐、提包及背包、衣籃、食器、及各式盛具,更有以藤編製成帽子、頭箍及各種裝飾用品等。通常不喜歡編織工作的男子及至成年,便不再受長輩約束,常會放棄這項工藝,所以到現在還懂得編織的男子,大多是因為興趣使然而堅持下來的。欲使泰雅族這項傳統工藝能延續下去,除了靠政府的宣導,更須族人的努力;並期望從傳統工藝的維護與傳承,也能重建泰雅族人的信心及文化。

泰雅族的麻紡織工藝在各族中最為發達;起紡絲用手搓,並無紡紬。織機與他族無異,也是腰掛坐機;紡織是泰雅族婦女專屬的工作,泰雅族人會以婦女紡織成品之巧拙,評定婦女的社會地位。泰雅族的麻紡織工藝曾經發展到很精巧的地步。

泰雅族傳統的織機(Kug-Gu)乃是台灣原住民織機中最大者,主體是由整塊木材刨挖而成的木箱,再加上一些組合零件,就組成了一套織布機,稱之為足撐式背帶機。泰雅族所愛的顏色是紅、黑、藍三色,織成的布匹也固定都是這幾個顏色,數千年來基本的服飾形態一方衣形制,也都未曾改變。

泰雅族織布的工具:

1、剮麻器:是紡織最先使用工具,功能在使麻的纖維與表皮部份脫離,是使用較粗的

             竹竿製成的;將剖開的四邊稍為削去,變成尖銳而鋒利的牙,根部削的較           少,而前端削的較多,前端的開口較大,以便放麻,剮麻器前端竹片的頂           呈弧形。

2、線器:紡線器是筵與紡垂所構成的,筵的材料是竹子。

3、隔棒:它的主要功能在分割經線的奇、偶線,以便造梭路,便於織布。它是用

           石頭或骨頭刻成圓形,直徑為三公分。

4、軒(固定棒):外形像橫置的 h,是用木材製成。上下兩圓形橫木較短且細,叫做

                   軒邊;中間的豎木較寬,為支持兩端橫木的支柱,是處理經線及緯                 線的工具。

5、理經架:是由底座及支柱合成的,全部以木柴製成。底座是一塊長方形的厚木板,

     上面穿有小洞六個或七個,功用在按裝支柱、使其穩固便於操作。

6、織機箱:是織機的最大部分,用樹幹挖空而成,縱斷面的形狀像一拋物線形或弓形           ,底部較實而頂部較窄。

7、平織整經架:整經架佈置好以後,就可以開始整經的工作。

8、固定器:由兩隻木頭形成的夾布器,將緯線夾住後,繫上腰帶圍繞腰後,直到夾

             布器的另一端加以固定。

9、打壓板:是打緊緯線的工具,背短、刃長,背與刃以曲線相交。

10、梭子:為一種將緯線穿入經線間的工具,是用竹片或木片刻刮而成。表面很光滑           ,中間為一長方形的板狀,兩端各有一叉,叉的形狀略呈彎形,它的功能           在於纏繞緯線。

11、滑線丸:將蜂蜜渣壓成橢圓形,煮過後曬乾,可用於塗抹於紡線上,使紡線光滑。

 

【布農族】

    布農族的服飾和其他原住民相比,顯得比較樸實簡單,也顯露出布農族人樸實、內斂的民族性。布農族男人的服飾就製作材料及穿著時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由鹿、山羊、羌等野獸皮加工而成的服裝,有獸帽及獸皮衣,這種服裝是在平日工作或上山狩獵時穿著。女姓的服飾有頭飾、上衣、裙及綁腿,傳統上,布農族女性的服裝是以黑色為底,鑲以簡單的線條,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布農族人在服裝的裝飾上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亮麗,尤其是在祭典的正式場合裡,服裝的配件更是五彩繽紛;但是現今的布農族人為求方便,已經很少穿著傳統的服裝,要想看傳統的布農族服裝,恐怕只有等到布農族人舉行祭祀慶典時才有機會。

遠古人類即知以野獸皮製衣,製作皮衣的揉皮為布農族男子的工作,布農族男子擅長揉皮。皮衣以鹿皮、山羌皮、山羊皮等為主要材料。布農族的揉皮工藝裡,每一種野獸皮都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與用途,布農族人也依據每一種野獸皮的特性,製作需要的服飾或用具。大致上:山羌皮製作綁腿用以護膝;山羊皮用以製作衣服及雨衣;山鹿皮用以製作小孩背巾及禦寒用被;猴子皮用以製作皮帽;山豬皮囚質地較硬,大部分食用之,很少有人把它製成皮衣,因為較厚重而硬。

布農族的衣飾,在遊獵期間,男子服飾多以鹿皮、山羊皮為主要材料。上衣為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披風),披肩是一種禦寒擋風的裝備,男女都可佩用。披肩是由兩幅至三幅的鹿皮縫一起,成塊長方形約八十至一百公分長,七十至一百三十公分寬,長及膝,通常固定在右肩,除了禦寒的功能,同時也做為盛裝儀式時的穿著。

出獵時加穿鹿皮套袖及鹿皮套褲,布農族人在與漢人未接觸前,並沒有「褲」的觀念,因此這裡褲的定義,以做為遮蔽下身為功能。鹿皮套褲為無背褲,又稱綁腿褲或半褲。狩獵時在草叢裡追逐野獸用以護腿,以免被茅草割傷。

布農族的揉皮程序

1、剝皮。

2、洗皮。

3、浸皮(三晝夜)。

4、張皮曬乾:將板張緊在框上,置於屋頂或掛在露天高柱上曬乾。

5、刮皮:用刮皮小刀將裡皮面之脂肉刮淨,將正面之毛剃光。

6、揉皮:先將花生置於臼中,以杵搗之,並予以煮熟,再將煮熟之花生傾淋於皮上,將獸皮包折起來,用手揉腳踩或木棍捶打,使花生脂油進入獸皮毛孔中,讓毛皮柔軟,也可以將獸皮放置於臼中,用杵搗之,再用小米糠用手腳揉踩,可以使皮更柔軟。

7、拉皮:兩人各持皮之一端,搭在木軸下,相對拉扯數十下,使皮平整即可。

布農族婦女織布的禁忌:

  古代布農族人婦女織布有很多禁忌,其中有一項非常的特別,就是當婦女織布的時候,是獨自在織布房裡,工作的期間不能與家人共食,必須單獨在織布房裡飲食舉炊,任何人都不能與她共食,與她共食是布農族婦女織布期間最大的禁忌,連她的小孩也不能與她同室吃飯,即使她有剩餘下來的飯菜魚肉,都不能拿給家人吃。傳說中如果有人偷吃她的食物,她在織布時,布匹會經常斷掉,嚴重時會忘了織布的技巧和功夫,甚至於不會織布了。所以古代布農婦女織布的時候,家人不可以去打擾她或與她共食。

布農族人的織布機是編織東西用的,男孩子和小伙子都不能抓、不能摸。織布機和編織用的機件是婦女幹活用的,男性若觸及了它,將不會握槍打獵,射擊野獸;將不會握槍打仗,射擊敵人,將不會勞動、幹活。而會成為獵地裡、戰場上貪生怕死的膽小鬼,農務上的大懶漢。為此,女人們每每編織完了衣服,就把織布機和編織用的機件收藏好,放置在房後屋檐的角落處,高高懸掛起來,以免那不懂規矩的男孩碰著它、摸著它。男孩子若不注意碰著、抓著了織布機和編織用的機件,定會遭到老奶奶們的訓斥,說:「你們為什麼不聽我們講過的話呢……。不要再碰著它,不要再錯抓著了它,否則,你們是要遭到織布機的報應的呵。」

    布農族男人是以狩獵來表示社會地位高低,而女人則是以織布技巧論高下。早期的布農族人由於生活在深山之中,對外交通不易,因此一切生活所需,都必須要靠雙手來完成,所以在布農族中織布成了每一個婦女從小就必須學習的技術。布農族和其他原住民族群一樣,編織技巧的高低是評定一名婦女社會地位的標準;一個女人倘若不會織布,將很難論及婚嫁。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機器的制式生產雖以快速、便捷而逐步取代了傳統手工編織,並使布農族女人的這項優美技藝漸漸地失去了重要性。而且年輕一輩的布農族人,已不再將手工編織的能力視為必備的技能,但是布農族傳統的服飾仍舊被很完整地被保留了下來。

    布農族早期以狩獵為生,在物盡其用的認知下,除了會食用野獸的肉之外,還會將獸皮製成服飾。布農族人在石器時代就已經具有獸皮製衣的技術,製作皮革的工作都是由布農族男人擔任;由於長年累月的狩獵經驗,布農族人不但熟悉各種動物的習性,更能依據各種獸皮的特性,將之分門別類地製成各種不同服飾。除了皮衣、皮革製品是取自長鬃山羊、水鹿、山羌等獵物外,還有採自天然植物,也就是苧麻的材料。苧麻是一種台灣原生植物,大都生長於小山坡或溪流旁,布農族人則利用它的莖部來搓繩織布。

 

【邵族】

    在早期的部落社會裏,邵族人就是以婦女織布技術的巧拙,來評定她在社會上的地位。於是,婦女們為了建立她們的良好名聲,無不竭盡心力,努力在織布手藝上取得進步。和其他的族群相同,早期的邵族人也是利用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azen 的頭像
    huazen

    東方之珠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