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配件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住民的編織】

    編織技術提昇後,就進入以麻線為原料的織布時代,原住民婦女採用苧麻,接著剝取表皮、曬乾、挑紗、紡線,再經過清水的洗滌,就可以使其纖維組織更加堅韌、不易斷,然後就可以開始定線、整經、織布;為了增加麻線色彩的變化,原住民婦女又利用植物或礦物做為染料,使其服飾能有更豐富的特色。

所有的台灣原住民中,以泰雅族婦女精緻的織布技術最為聞名,從現存的原住民傳統服飾中,可以看出原住民各族對色彩不同的偏好,各族皆有其獨特的顏色代表,例如:泰雅族的服飾大量使用紅、白兩色;排灣、魯凱族以黑、藍色為主;達悟族則是藍白相間的織紋。

 

【賽夏族】  

    賽夏族的日常生活器具用品都是以竹類、藤類為主,編織則以苧麻的為主。編織的手藝對過去賽夏族族人來說,是一項基本的求生技能;賽夏族人善於”竹類編織”,工作時所背的竹簍(DA-GIL),是較具代表性的賽夏族竹編作品。竹簍分為兩種,一種是洞較疏的;另一種是編織較密的,編織較密的編織品是可以放米的,竹簍利用背帶的方法背在肩上,讓雙肩平均的負擔重量,使肩膀較為輕鬆。

織布是賽夏族婦女專屬的工藝技術;也是女性建立聲譽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時代的演變中,衣服材料早被外界大量生產的布料所取代,織布技術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失傳了,一直到最近才又引進。織布時,婦女會平坐在地上,雙腳頂住經卷,背後用背帶綁緊腹前布夾,中間為雙手穿梭織布的範圍,賽夏族使用的織布工具為水平背帶織布機,主要用具包括:
1.經卷:經卷為側面呈三角形的長筒狀物,整塊木頭中間挖空,可以在暫停織布時,將         其他織布工具和未完成的織布放入其中間收藏,以免弄丟。
2.布夾:是由兩塊長方形木條組合而成,兩塊布夾的扣合面有凹凸的榫接處,以便夾緊經線或織好的布,使用時置於腹部,與身後的背帶綁在一起。
3.打棒:打緊緯線的木棒,會用重而硬的木材製作,兩端要削的比較尖,中間要比較寬         ,像刀的形狀,每次穿入一條緯線後,就用打棒打緊使布更緊密。

4.隔棒:用來區分經線的奇線跟偶線的器具。
5.固定棒:置於經卷後方,主要將經線固定,使之不會隨意移位

6.綜絖棒:配合所織的花紋,使用不同數量以分出梭路。(絖:ㄎㄨㄤˋ)

(5跟6雖然作用不同,但所使用的工具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7.桃花棒:用竹材的一端削尖而成,主要是織花時挑經線用的。
8.梭子:用竹或木製作而成。形狀為一扁長的棒狀物,兩端有陷入的凹口,以便

繞緯線在上面,在經線內穿梭。
9.背帶:是用粗麻線編織而成的長帶子,用來將布夾綁繫,固定於腹間。

    賽夏族的織可分為下列幾種:

1、無紋飾的布:用最簡單的平織方法,織出呈現規則的十字形交叉狀。

2、菱形浮紋的布:夾織花紋以不同的挑線法,將經緯線穿梭其中織出成品。

3、具艷麗紋飾的布料:主要用來製作祭典穿的服飾。紋飾的織法利用提經、挑花、夾織的方式,加上賽夏族廣泛使用的浮織或雙層織法,互相搭配組合,織出各種美麗的紋樣。

    賽夏族傳統織紋圖案,有常見的菱形紋、卍字紋、線條紋…等;主要是由紅、白、黑交錯變化而成;就圖案的個別元素來看,與泰雅族的織布非常的類似,例如:菱形紋和線條紋在二族織布中都經常出現,但是賽夏族喜歡用的卍字紋,卻從沒在泰雅族中見到過,反倒是在平埔族的織紋、刺繡中經常出現;織紋的個別要素雖然類似,但組合安排的原則卻又不太相同。

 

【魯凱族】  

    魯凱族常用的植物纖維有兩種,分別為苧麻及lubu(一種木本植物)。苧麻是人類種植的,lubu則全部都是野生的。苧麻莖及lubu枝的纖維搓成的『繩子』或紡成的線,有各的用途,苧麻搓成的線通常用來鉤成各種網袋、魚網及編繩,用苧麻紡成的線就會用來織布、織手套、綁褲及襪子。lubu枝的纖維因為韌性極佳,用來綑綁、作弓弦、陷機等,也可以用來織布。
    魯凱族織法的變化不多,圖案精美的夾織是最大的特色。所謂夾織是指在織布時夾入色彩不同的色線,利用夾線織出所需要的圖案,通常多會使用三種以上的色線;染線時會用搗碎的植物塊莖枝葉的汁液作為染料,常用來提煉的植物有薯榔、薑黃、印色花、九芎、鹽埔…等,會染出褐色、黃色、紅色、綠色等顏色。

 

【雅美族(達悟族)】

    雅美族的織布可同時表現出多種的不同織紋,雅美人稱為十七種織紋。其織紋、衣別會依年齡、性別及審美觀點的不同,而有差異。雅美族人在做夾織時會有一些禁忌,到現在雅美族人仍舊遵行這些禁忌,例如singat、gazok等織紋,相傳早期有人織成衣物,穿用後不久即死,後人因為知道這項禁忌,所以不敢去織。RAKOWAWOKO因織紋寬廣,如果織在男性上衣或丁字褲上,會很不美觀,所以大多都織在女性的方衣上。

    織布是雅美族人的一項技巧,著重實用性的雅美族人,利用傳統的織布機,將自己生產的麻紗織成各式的花紋,賦予作品原始的色彩及純樸的藝術表現,精細的花紋與刺繡,會創造出美麗的服飾。男子的穿著常以無袖、無領的短背心、配上獨特的丁字褲;女子則常是上身穿背心,橫圍腰布,斜繫以白色為底,黑、藍色相間的手織衣物,衣服式樣和色彩極為樸實。

 

【卑南族】

    在服裝方面,女子主要是以白色、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美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綁腿;男子則是以藍色、黑色、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及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在手工藝品方面,精細的籐編籃子是最大的特色。

日常用具以編製器具為最多,編製籃子是男性的工作,編法繁多,手藝相當出色。織布是女性工作,對男性來說是一項禁忌,卑南族使用的織機是水平背帶機,不過因為社會上很早就大量使用漢布,所以紡織就逐漸失它的重要性。

 

排灣族】

    排灣族傳統工藝技術的產生,是為了要適應生活,所以排灣族每個家庭的一份子,從小就必須由父母傳授如何製作各項日用品,及各項生活智識,其中最常見的就屬編織品了。在原住民社會中,因為取材的不同,編織者也會有異。織材如果是屬於籐、竹類的話,一般都是由男性負責,如果是用月桃葉來做蓆類的編織,則是女性族人專責。

一般排灣族人在編織的取材上,會採用野生的竹、籐、藺草,或是林投草,這些都是極佳的編織素材,不過因為月桃葉的編織比較容易掌握,所以排灣族人對於月桃葉的編織學習,比較不限男女。月桃葉編織方便的另一因素是,織材在部落附近的山區都不虞匱乏。月桃葉的製作方法是,先將一根根的月桃樹幹砍下,曬乾數日後,再將月桃樹的皮由上往下剝,倒捲成圓形狀,固定之後再曬數日,待其乾燥後即可成編織材料,大約只要三天的時間,就可編織成一張一坪大的月桃蓆。排灣族人純熟的編織技巧,琳琅滿目的編織製品,看了叫人不禁歎為觀止。

 

【泰雅族】

  泰雅族女子以「苧麻」為原料,經取絲、捻絲、框線、揉線、漂白、染色等步驟,再利用織布機織出圖案,也因此種麻就變成是婦女的工作。紡織用的麻線整理過程相當的繁複,要經過割麻、剝麻和剮麻…等手續,然後將麻紡織成線,再經煮線、整理之後就可織布。

織機為平地腰機型,織機的夾布板兩端,掛於織婦腰際,經線之尾端繞住於經線筒上,以兩足登之;織成的布大略可分為純白的麻布、白色和褐色相間的平行條紋麻布和在白麻布上摻上有色麻(或絨)線而織成的花布;白布製工作服,條紋做少年的禮服,花布則是製作上衣、被單、披肩、綁腿、肚兜及腰帶的材料。

夾織也是泰雅人織布的特色,在織布過程中插入有顏色的緯線而造成不同的圖樣;泰雅人喜歡的顏色是紅、黑、藍等顏色,主要的圖樣有條紋、Z字紋、方格紋和三角形及菱形紋等幾何圖花紋,泰雅族的女孩從十幾歲時便開始學織布,而菱形紋樣是必學的圖案。

泰雅族的編織藝術分為:

1、女性的編織藝術~

從目前所保存下來的傳統泰雅族服飾來看,其提花編織有直紋、橫紋、菱形、或其他幾何圖形…等,其中菱形和X形花紋代表著祖靈的眼睛,在族群傳統上更顯意義非凡。

而為了求編織上的美感,泰雅族婦女還有流蘇的編織方式,形成飄逸的裝飾之美。泰雅族傳統服裝,像是長衣、袖套、方布、胸兜、兜襠布、護腳布等服飾用品,多運用紅藍紫黃等色彩搭配,讓泰雅族的服飾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泰雅族婦女也會利用貝珠、鈴鐺、釦子來增加衣服的美觀。其中最為特別的是珠衣,貝珠是做珠衣、珠裙等禮服的主要材料,泰雅族女子以她們的巧手將貝珠串在一起,製成禮服,在泰雅族裡被視為流通的貨幣,還可以當聘金使用。鈴鐺相對於貝珠的編織手法,就顯得簡單的多,一般泰雅族人在舉行慶典時,會穿著綴有鈴鐺的長衣,當族人歡樂起舞的時候,鈴鐺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

2、男子的編織技藝~

通常編織的材料為籐、竹及月桃,現代則多了尼龍線及其他纖維製品;因為籐的韌性較好,成品較耐用,故較竹的應用普遍;然而籐的取得比較困難,編製的過程比較繁複,而月桃則僅僅只有草席的應用而已。

一個編器通常包括了底部、身部和邊緣三部分,底部和身部的編法有方格、斜紋、透孔的六角型、螺旋…等類型,也有使用柳條法編成的,邊緣剩篾倒插、加篾紮邊、夾條紮縫及8字型編法。編製的成品有背筐、提包及背包、衣籃、食器、及各式盛具,更有以藤編製成帽子、頭箍及各種裝飾用品等。通常不喜歡編織工作的男子及至成年,便不再受長輩約束,常會放棄這項工藝,所以到現在還懂得編織的男子,大多是因為興趣使然而堅持下來的。欲使泰雅族這項傳統工藝能延續下去,除了靠政府的宣導,更須族人的努力;並期望從傳統工藝的維護與傳承,也能重建泰雅族人的信心及文化。

泰雅族的麻紡織工藝在各族中最為發達;起紡絲用手搓,並無紡紬。織機與他族無異,也是腰掛坐機;紡織是泰雅族婦女專屬的工作,泰雅族人會以婦女紡織成品之巧拙,評定婦女的社會地位。泰雅族的麻紡織工藝曾經發展到很精巧的地步。

泰雅族傳統的織機(Kug-Gu)乃是台灣原住民織機中最大者,主體是由整塊木材刨挖而成的木箱,再加上一些組合零件,就組成了一套織布機,稱之為足撐式背帶機。泰雅族所愛的顏色是紅、黑、藍三色,織成的布匹也固定都是這幾個顏色,數千年來基本的服飾形態一方衣形制,也都未曾改變。

泰雅族織布的工具:

1、剮麻器:是紡織最先使用工具,功能在使麻的纖維與表皮部份脫離,是使用較粗的

             竹竿製成的;將剖開的四邊稍為削去,變成尖銳而鋒利的牙,根部削的較           少,而前端削的較多,前端的開口較大,以便放麻,剮麻器前端竹片的頂           呈弧形。

2、線器:紡線器是筵與紡垂所構成的,筵的材料是竹子。

3、隔棒:它的主要功能在分割經線的奇、偶線,以便造梭路,便於織布。它是用

           石頭或骨頭刻成圓形,直徑為三公分。

4、軒(固定棒):外形像橫置的 h,是用木材製成。上下兩圓形橫木較短且細,叫做

                   軒邊;中間的豎木較寬,為支持兩端橫木的支柱,是處理經線及緯                 線的工具。

5、理經架:是由底座及支柱合成的,全部以木柴製成。底座是一塊長方形的厚木板,

     上面穿有小洞六個或七個,功用在按裝支柱、使其穩固便於操作。

6、織機箱:是織機的最大部分,用樹幹挖空而成,縱斷面的形狀像一拋物線形或弓形           ,底部較實而頂部較窄。

7、平織整經架:整經架佈置好以後,就可以開始整經的工作。

8、固定器:由兩隻木頭形成的夾布器,將緯線夾住後,繫上腰帶圍繞腰後,直到夾

             布器的另一端加以固定。

9、打壓板:是打緊緯線的工具,背短、刃長,背與刃以曲線相交。

10、梭子:為一種將緯線穿入經線間的工具,是用竹片或木片刻刮而成。表面很光滑           ,中間為一長方形的板狀,兩端各有一叉,叉的形狀略呈彎形,它的功能           在於纏繞緯線。

11、滑線丸:將蜂蜜渣壓成橢圓形,煮過後曬乾,可用於塗抹於紡線上,使紡線光滑。

 

【布農族】

    布農族的服飾和其他原住民相比,顯得比較樸實簡單,也顯露出布農族人樸實、內斂的民族性。布農族男人的服飾就製作材料及穿著時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由鹿、山羊、羌等野獸皮加工而成的服裝,有獸帽及獸皮衣,這種服裝是在平日工作或上山狩獵時穿著。女姓的服飾有頭飾、上衣、裙及綁腿,傳統上,布農族女性的服裝是以黑色為底,鑲以簡單的線條,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布農族人在服裝的裝飾上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亮麗,尤其是在祭典的正式場合裡,服裝的配件更是五彩繽紛;但是現今的布農族人為求方便,已經很少穿著傳統的服裝,要想看傳統的布農族服裝,恐怕只有等到布農族人舉行祭祀慶典時才有機會。

遠古人類即知以野獸皮製衣,製作皮衣的揉皮為布農族男子的工作,布農族男子擅長揉皮。皮衣以鹿皮、山羌皮、山羊皮等為主要材料。布農族的揉皮工藝裡,每一種野獸皮都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與用途,布農族人也依據每一種野獸皮的特性,製作需要的服飾或用具。大致上:山羌皮製作綁腿用以護膝;山羊皮用以製作衣服及雨衣;山鹿皮用以製作小孩背巾及禦寒用被;猴子皮用以製作皮帽;山豬皮囚質地較硬,大部分食用之,很少有人把它製成皮衣,因為較厚重而硬。

布農族的衣飾,在遊獵期間,男子服飾多以鹿皮、山羊皮為主要材料。上衣為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披風),披肩是一種禦寒擋風的裝備,男女都可佩用。披肩是由兩幅至三幅的鹿皮縫一起,成塊長方形約八十至一百公分長,七十至一百三十公分寬,長及膝,通常固定在右肩,除了禦寒的功能,同時也做為盛裝儀式時的穿著。

出獵時加穿鹿皮套袖及鹿皮套褲,布農族人在與漢人未接觸前,並沒有「褲」的觀念,因此這裡褲的定義,以做為遮蔽下身為功能。鹿皮套褲為無背褲,又稱綁腿褲或半褲。狩獵時在草叢裡追逐野獸用以護腿,以免被茅草割傷。

布農族的揉皮程序

1、剝皮。

2、洗皮。

3、浸皮(三晝夜)。

4、張皮曬乾:將板張緊在框上,置於屋頂或掛在露天高柱上曬乾。

5、刮皮:用刮皮小刀將裡皮面之脂肉刮淨,將正面之毛剃光。

6、揉皮:先將花生置於臼中,以杵搗之,並予以煮熟,再將煮熟之花生傾淋於皮上,將獸皮包折起來,用手揉腳踩或木棍捶打,使花生脂油進入獸皮毛孔中,讓毛皮柔軟,也可以將獸皮放置於臼中,用杵搗之,再用小米糠用手腳揉踩,可以使皮更柔軟。

7、拉皮:兩人各持皮之一端,搭在木軸下,相對拉扯數十下,使皮平整即可。

布農族婦女織布的禁忌:

  古代布農族人婦女織布有很多禁忌,其中有一項非常的特別,就是當婦女織布的時候,是獨自在織布房裡,工作的期間不能與家人共食,必須單獨在織布房裡飲食舉炊,任何人都不能與她共食,與她共食是布農族婦女織布期間最大的禁忌,連她的小孩也不能與她同室吃飯,即使她有剩餘下來的飯菜魚肉,都不能拿給家人吃。傳說中如果有人偷吃她的食物,她在織布時,布匹會經常斷掉,嚴重時會忘了織布的技巧和功夫,甚至於不會織布了。所以古代布農婦女織布的時候,家人不可以去打擾她或與她共食。

布農族人的織布機是編織東西用的,男孩子和小伙子都不能抓、不能摸。織布機和編織用的機件是婦女幹活用的,男性若觸及了它,將不會握槍打獵,射擊野獸;將不會握槍打仗,射擊敵人,將不會勞動、幹活。而會成為獵地裡、戰場上貪生怕死的膽小鬼,農務上的大懶漢。為此,女人們每每編織完了衣服,就把織布機和編織用的機件收藏好,放置在房後屋檐的角落處,高高懸掛起來,以免那不懂規矩的男孩碰著它、摸著它。男孩子若不注意碰著、抓著了織布機和編織用的機件,定會遭到老奶奶們的訓斥,說:「你們為什麼不聽我們講過的話呢……。不要再碰著它,不要再錯抓著了它,否則,你們是要遭到織布機的報應的呵。」

    布農族男人是以狩獵來表示社會地位高低,而女人則是以織布技巧論高下。早期的布農族人由於生活在深山之中,對外交通不易,因此一切生活所需,都必須要靠雙手來完成,所以在布農族中織布成了每一個婦女從小就必須學習的技術。布農族和其他原住民族群一樣,編織技巧的高低是評定一名婦女社會地位的標準;一個女人倘若不會織布,將很難論及婚嫁。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各種機器的制式生產雖以快速、便捷而逐步取代了傳統手工編織,並使布農族女人的這項優美技藝漸漸地失去了重要性。而且年輕一輩的布農族人,已不再將手工編織的能力視為必備的技能,但是布農族傳統的服飾仍舊被很完整地被保留了下來。

    布農族早期以狩獵為生,在物盡其用的認知下,除了會食用野獸的肉之外,還會將獸皮製成服飾。布農族人在石器時代就已經具有獸皮製衣的技術,製作皮革的工作都是由布農族男人擔任;由於長年累月的狩獵經驗,布農族人不但熟悉各種動物的習性,更能依據各種獸皮的特性,將之分門別類地製成各種不同服飾。除了皮衣、皮革製品是取自長鬃山羊、水鹿、山羌等獵物外,還有採自天然植物,也就是苧麻的材料。苧麻是一種台灣原生植物,大都生長於小山坡或溪流旁,布農族人則利用它的莖部來搓繩織布。

 

【邵族】

    在早期的部落社會裏,邵族人就是以婦女織布技術的巧拙,來評定她在社會上的地位。於是,婦女們為了建立她們的良好名聲,無不竭盡心力,努力在織布手藝上取得進步。和其他的族群相同,早期的邵族人也是利用木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頭目的服飾
1.頭飾頭目和長老頭飾較豪華,多採用羽毛或動物牙齒做裝飾,以彰顯其功績。
2.長袍
頭目和長老穿著紅色長袍,搭配項鍊、佩帶等飾物。


花東地區阿美族服裝的差異性
        阿美族的服飾,因地區、部落、階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傳統服飾製作主要為黑色,阿美族因現代文化的衝擊,而呈現出較美麗鮮豔的色彩,如花蓮地區為紅色;台東地區則以黑色為主。所以我們可從顏色上做區域的分別。
                                                     

阿美族的阿魯富(Alofo)
        即為佩袋,據說有護身符避邪之作用。。現今也稱為情人袋;在豐年祭的最後一晚進行情人配對,若女方對男方有意,可將檳榔放置袋中,若男方中意可將檳榔吃下,即可促成一對。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原住民服飾之「服裝配件」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服飾與配件代表著各族群突出的形象,不但色彩鮮麗,形式多樣化,而且能夠表現出深刻的文化意涵。各民族都有一套獨特的風格與特色,如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布農族是以深藍和墨黑的布,再利用各種巧思呈現活潑豐富多樣的風貌,而阿美族、鄒族、賽夏族、泰雅族等則善用大紅、天綠色表現出他們對大自然的崇敬與喜好,蘭嶼島上的雅美(達悟)族則是唯一會用棕櫚纖維織布的原住民。在紡織上,原住民共有的藝術特色是「方衣系統」,他們使用水平背帶織布機織出精緻而美麗的布,再將一塊一塊的布連接起來,製作拼接成整體的服飾,且不約而同的採用大量的綴飾來襯托,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他們以貝殼、鈕釦、琉璃珠等等作為裝飾,所表現出來的不僅代表著個人的地位,也代表個人的財富。原住民的服飾具有傳統藝術美學的意涵,無論服飾的色彩、圖案以及型制均呈現出部落的藝術特質及社會意義。 原住民的服裝在經歷過與漢人的文化交流後,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與刺激,服裝的材質與樣式也逐漸改變,日治時期以前,大部份的衣服材質均為自織麻布;後來,才大量使用進口的棉布和印花布;近期,更以化學纖維取代原有材料。此外在樣式上,以往需要一件件個別穿戴的傳統服飾,也改良為較為輕便、且事先組合好的整體套件。這些都是順應時代與環境所產生的變化。原住民服飾並未因漢化或現代化而消失,反而由於節慶習俗的繼續維持,使得服飾得以傳承,並表現出嶄新的文化意義,在某些特定的節慶祭儀上,族人們仍繼續穿戴傳統的服裝,充分表現出自我族群的認同。

 

內容發展分項計畫 人類學主題小組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生阿美族禮 服1.冠帽阿美族因年齡階級制度,所以冠帽須依其地位穿著,男子各階級一律戴著,所以冠帽可作為識別階級之標準,也可作為男子權威與護衛家庭的象徵。
1)頭目冠帽。

2)舞冠多採用羽毛製成,羽毛是直立豎插,用毛線束、布料固定。
2.綁腿褲:綁腿褲僅有褲子的前半部,多以紅布為底,是半片式的寬肥褲管,褲的邊緣鑲以彩色波浪紋,縫上細繩綁於腰上。
3.裙子男生穿著裙子為台東縣阿美族之特色,
3.
其他配件:

1)項鍊:用繩子串成之珠鍊。
2)大型銅鈴:綁於腿上,在跳舞時可發出大聲鈴響。
3)佩袋:兩個大口袋上裝飾彩色波浪紋及鎳片、毛線穗等,背帶為紅色布,用時斜掛於
左邊。

 

女生阿美族禮 服

1.頭飾:可分為大花帽、小花帽:

1)大花帽:一般婦女在盛裝時使用,主要以各種別針的樣式、塑膠細管、珠穗為材料。

2)小花帽:較年輕的女子所穿戴,以亮片、珠子、白色羽毛為材料。
2.上衣:可分為長袖、短袖,現今材料部份採用太子龍、細棉等。衣服的顏色,可分為

1)紅色

2)黑色;紅色為年輕女子穿著,黑色為老婦所穿。
3.胸掛:用彩色波浪紋及鎳片裝飾,因上衣部份均短小,因此用胸掛避免胸部裸露。
4.裙子:女裙的樣式,可分為單裙與兩片裙。以黑布為主,四周滾白布,縫上彩色細條並於裙擺繡花。
5.綁腿:黑布縫上長條之白色雙層布;並在黑布上方各釘上一條細毛線,在穿戴時以白布條順著小腿纏繞而上,至膝蓋處繫附帶細繩上繫牢,避免在跳舞時脫落。
6.其他配件:
1)腰帶:用彩色毛線編成麻花狀,各兩條,在盛裝時繫於腰部與腹部,上下各一條並繫成蝴蝶結。
2)項鍊:用繩子串成之珠鍊。
3)佩袋:兩個大口袋上裝飾彩色波浪紋及鎳片、毛線穗等,背帶為紅色布,用時斜掛於
左邊。



 

在史博館阿美族區裡的服飾。阿美族衣服的特色是很鮮豔!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族的服飾可謂繽紛炫麗,年齡階級不同,服飾亦有所別。北部的阿美族,把藤條剖開,編成山形或者半圓形的帽子使用。中部及南部的阿美族人則使用皮質的頭盔形帽子,並且像布農族那樣,在頭頂上插支鳥毛。部份地區的阿美族人,把竹子剖成細條狀,編成雨笠形,加上種種裝飾,男女都可以使用。頭布是一種藍色棉布做成的長巾,長約六點七尺,平時阿美族男女捲在頭上使用,儀典的時候,則使用絨布、絲布製的頭巾。阿美族頭飾、頸飾、腕飾等裝飾,則與布農族差不多。



這是女生的頭飾

 


這是阿美族青年的頭飾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族的服飾有平常服飾與禮服之分,衣服的材料動物性(獸皮)與植物性(麻)都有;男子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女子則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男女的裙子常有著精美的刺繡圖案。族人成年之後常戴飾物,裝飾物多以貝殼、瑪瑙珠、錢幣為材料。

  阿美族衣服為次要的消費生活,平常並不重視,其主要在禦寒保暖,在節慶時盛裝,男性表現其年齡階段中之地位。衣服可分為常服和禮服。常服:男子冬天穿皮衣、皮雨衣、麻布外衣、丁字褲、夏天則上裸而下用一丁字褲護陰。女性則有長袖短衣、短袖上衣,下有圍裙,在夏天上身赤裸,下身為一裙。禮服:為盛裝時穿,男友羽冠、綁褲、長外上衣。女有珠冠、裙、有袖上衣、男女各有檳榔袋,十分美觀。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琉璃珠的身世

玻璃一物在中國古代即有多種稱謂,漢朝以前將玻璃稱作璧琉璃,此為中國文獻上對玻璃最早之稱呼,之後有流離、 璃及琉璃之稱,爾後之相關記述大部份均沿用 璃或琉璃一詞,而以琉璃之詞較為普遍(如漢劉歆著西京雜記卷一卷二、唐魏徵壽之隋書裡,均使用琉璃一詞)。今日台灣各個從事玻璃藝術創作之工作者亦都習慣使用琉璃之稱,以分別於一般工業用之玻璃製品。大約在十七世紀時,航海貿易興盛,西方玻璃製品開始東進,因為製作技術之差異,古代之琉璃透光性較差,不具光澤,而近代玻璃製作技術創新,製作出來之珠子的透光性佳,色澤光鮮亮麗.
古代台灣原住民各族皆擁有琉璃珠,如布農族的珠子為晚近傳入的;達悟族擁有一些形制較小的藍色琉璃珠;平埔族則持不同種類的珠子,但他們持有的珠子數量及種類不多,而以排灣族群:排灣,魯凱及卑南等三族所持有珠子顏色,形態富於變化,數量眾多,色澤最醒目且也最重要。
排灣族的琉璃珠及其製作技術從何傳入,至今眾說紛云,不過就其成份來看,排灣族群所持有的琉璃珠屬含鉛量高且暗淡不透明的,此特性與東南亞系珠相同,再就珠上的圖紋而論,東南亞系珠特有的右斜紋珠、縱紋珠與眼睛珠其用色、色序與排灣族流傳之古珠也很相同,至於串珠之排列方式,兩地都有區隔彩繪珠和單色珠的習慣,並且在項飾的編排中均有以細小珠編成數串集中一區之Budideg(間隔區)編法。縱觀以上現象,東南亞地區,尤其印尼、婆羅州一帶之琉璃珠與台灣的排灣族琉璃珠應是一脈相傳的文化,而製作地也應該是在印尼、婆羅州一帶。
台灣考古人類學家陳奇祿先生由珠子的成分判斷排灣族群持有的琉璃珠屬於東南亞系珠(即含鉛比率高,無鋇的成份),因而推斷排灣族群應於西元初後自東南亞地區遷入台灣並將傳家之寶-多彩琉璃珠等攜入傳進。另外日本學者三吉朋十在西元1930年探訪南洋,發現婆羅州島北部的原住民所使用的琉璃珠和陶壺其型制以及圖騰與台灣的排灣族非常相似,因而推測排灣族的先祖大約是在十四世紀左右,由婆羅州直接或經由呂宋島,攜帶琉璃珠渡海來台。
西元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可能以琉璃珠與排灣族人做物品交易而傳入,此時傳入的琉璃珠圖紋細緻,變化較多,如以色塊繪成的土地之珠、鑲有五顆小藍點的太陽的眼淚、飄著羽毛的尊貴之珠等。琉璃珠因傳入年代的不同而有古新珠之分,大約就是以十七世紀為界,越古老的珠子越重要,在項飾的排列中放置於下擺中央處,兩邊再依對稱、由大而小、由粗而細的規則依序編排。排灣族人在琉璃珠項飾編排時,在珠數上喜用奇數編列,下擺中央處為主珠,而主珠並無大小之限,通常是配帶者最喜愛之珠子或貴重之傳家之珠,並以其為項鍊之名稱。在條數編排上可由單串項飾編至最多的十二條複串項飾,唯獨沒有兩條及六條之編法,其因已不可考。項飾又分為頸鍊與胸鍊,頸鍊為三到五條數之編法,胸鍊除了單串鍊之外,尚有九條至十二條數之編法,胸鍊多為女性配帶。

古排灣族琉璃珠製作方法現已失傳,推測可能是運用燒陶的方式燒製琉璃珠,現今排灣族部落裡的少數琉璃珠作者普遍使用噴燈燒製法來製做琉璃珠,此法為歐美引進之,並為世界各地同好廣汎使用。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Anius成年禮項鍊ca’er(查鄂)

■什麼是查鄂?
「查鄂」是阿美族成年男女,在一年一度隆重的豐年祭盛裝時所佩帶的頸飾。在傳統的時代,男女的查鄂是有所區分的:男性的頸飾主要是獸骨所製(用以展示其狩獵的成果),女性的則取材自樹木的種籽。
時至今日,由於和外來文化的接觸,製作查鄂的材料也有了相當大的變化,但是查鄂仍是阿美族成年男女在傳統節慶時配帶的飾物。
現今,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每一位成年的年青男女在首次參與豐年祭時,除了穿上鮮艷的傳統服飾之外,一定都會帶上由母親親手製作的串珠查鄂。自此,這串項鍊將伴隨他(或她)無數場豐年祭典的儀式與歌舞。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項鍊海岸工作坊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阿美族的女性服裝 1.頭飾        可分為大花帽、小花帽:(1)大花帽:一般婦女在盛裝時使用,主要以各種別針的樣式、塑膠細管、珠穗為材料。(2)小花帽:較年輕的女子所穿戴,以亮片、珠子、白色羽毛為材料。2.上衣
        可分為長袖、短袖,現今材料部份都採用太子龍、細棉等。衣服的顏色,可分為:(1)紅色(2)黑色;紅色為年輕女子穿著,黑色為老婦所穿。3.胸掛
        用彩色波浪紋及鎳片裝飾,因上衣部.裙子 
        女裙的樣式,可分為單裙與兩片裙。以黑布為主,四周滾白布,縫上彩色細條並於裙擺繡花。份均短小,因此用胸掛避免胸部裸露。5.綁腿
        黑布縫上長條之白色雙層布;並在黑布上方各釘上一條細毛線,在穿戴時以白布條順著小腿纏繞而上,至膝蓋處繫附帶細繩上繫牢,避免在跳舞時脫落。
6.其他配件
(1)腰帶:用彩色毛線編成麻花狀,各兩條,在盛裝時繫於腰部與腹部,上下各一條並繫成    蝴蝶結。
(2)項鍊:用繩子串成之珠鍊。
(3)佩袋:兩個大口袋上裝飾彩色波浪紋及鎳片、毛線穗等,背帶為紅色布,用時斜掛於左邊。(二)阿美族的男性服裝.冠帽 
        阿美族因年齡階級制度,所以冠帽須依其地位穿著,男子各階級一律戴著,所以冠帽可作為識別階級之標準,也可作為男子權威與護衛家庭的象徵。1)頭目冠帽。(2)舞冠:多採用羽毛製成,羽毛是直立豎插,用毛線束、布料固定。
綁腿褲僅有褲子的前半部,多以紅布為底,是半片式的寬肥褲管,褲的邊緣鑲以彩色波浪紋,縫上細繩綁於腰上。
2.其他配件
(1)項鍊:用繩子串成之珠鍊。
(2)大型銅鈴:綁於腿上,在跳舞時可發出大聲鈴響。
(3)佩袋:兩個大口袋上裝飾彩色波浪紋及鎳片、毛線穗等,背帶為紅色布,用時斜掛於左邊。
(三)頭目的服飾
1.頭飾 
        頭目和長老頭飾較豪華,多採用羽毛或動物牙齒做裝飾,以彰顯其功績。
2.長袍
        頭目和長老穿著紅色長袍,搭配項鍊、佩帶等飾物。
(四)花東地區阿美族服裝的差異性
       
阿美族的服飾,因地區、部落、階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傳統服飾製作主要為黑色,阿美族因現代文化的衝擊,而呈現出較美麗鮮豔的色彩,如花蓮地區為紅色;台東地區則以黑色為主。所以我們可從顏色上做區域的分別。
(五)阿美族的阿魯富
(五)阿美族的阿魯富
       
即為佩袋,據說有護身符避邪之作用。。現今也稱為情人袋;在豐年祭的最後一晚進行情人配對,若女方對男方有意,可將檳榔放置袋中,若男方中意可將檳榔吃下,即可促成一對。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雕

 

台灣原住民族喜歡在日用生活器物予以雕刻,除了美觀外,更傳達了文化意涵。

例如排灣族和魯凱族的頭目,通常將刻有人頭或百步蛇或鹿等獵物的圖案的雕刻品橫掛屋簷下以彰顯頭目身份,也會在屋內立起雕刻著祖靈像的大型柱雕。在阿美族住屋的木柱和橫樑上,發現刻有許多簡單的紋飾。木雕不僅是阿美族人用以記載英勇事蹟的方式之一,也是男女表達情愛的一種方法。

 

 

 

 

 

 

 

 

 

 

近年來,有許多阿美族的年輕人投入雕刻創作,使阿美族的木雕藝術更增添活力。卑南族的雕刻品大多表現在猴祭時使用的竹桿、竹水筒上。泰雅族以前曾將雕刻普遍應用在男人的竹至耳飾中。雅美族的雕刻主要著力在他們最重視的大船和住屋上,因此在製作大船或房屋時,雅美族男子總是竭盡所能的雕上細緻、整齊的花紋。

 

 

木雕材料的選擇視成品的功能而定。家屋上的木雕或像木桶、木臼、木椅等大型器物,多選用堅固耐用、不易腐壞的茄苳、台灣櫸木、二葉松、樟木、烏心石等。小型物品例如木匙、煙斗、木梳之類,則多用月橘之類質地軟且光潔細緻的材料,因為較易於修整雕刻。傳統排灣族木匙最早都是用月橘或是大葉黃楊的木材,柄部加以紋飾,碗部則留白,木髮梳則多在握柄上施以人頭紋,此外佩刀慣常也加紋飾。

 

 

 

 

 

 

木雕器物可再分為有木雕紋飾與無木雕紋飾兩種,魯凱族雕刻中最常見的圖案是人頭紋、蛇紋或二者的組合,以及圖案變形而成的幾何文。與排灣族相較之下,魯凱族的圖案內容變化較少,但形制較為簡潔有力。

 

 

各族雕刻的圖案亦今昔有異。現今的雕刻圖案趨於生活化,如狩獵、跳舞、上山工作、照顧小孩等,表現方式由抽象趨於寫實,甚至出現了與傳統平面雕刻大不相同的立體雕像。

 

 

 

 

現今的雕刻已不再似往日一般和日常器用、階層制度的關係緊密結合。現今木雕品的藝術創作成分愈來愈重。創作的目的一方面為發揮個人自我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族群意識再興,因此和族人的生活結合。雖然現在雕刻已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權——以排灣和魯凱為例,以前只有貴族才進行雕刻活動。但在圖案應用上,仍有所區分。例如人頭、百步蛇、陶壺等圖案仍是屬於貴族階層的;平民階層用的圖案則多以日常生活為主題,如狩獵、耕作、舂米等。

 



在排灣族社會中,雕刻師多是男性。而且多具有貴族身份,雖也有平民,但數量不多。在以往的排灣族中並無專業的雕刻師,雕刻工作只是為滿足社會的需要。因為裝飾或美化家屋都是貴族階級的特權,因此平民的雕刻師只能為貴族服務,不能用在自己的家屋上。雕刻師無法透過雕刻技法而獲得社會身份的晉升,最多只能得到眾人的敬重而已。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美族的服飾

原住民的衣飾大部分都是用天然的苧麻所做的,然後再從天然植物之中萃取各種天然的染料,如果仔細的觀察會發現每個原住民族都有不同的圖飾,但是不管怎樣,這些圖飾都是永不退流行的喔。

阿美族的服裝一向給人色彩鮮豔、亮麗活潑的印象,其實阿美族的分佈區域性服飾很廣,因此每一區的阿美族皆有其特色。在色彩上,北部阿美(花蓮地區)以紅、黑、白三色為主。而南部阿美( 台東地區 )則已融合了卑南族衣服的形制,並披上綴有各色穗子霞披,是以黑、紫紅、黃、綠、紅及橘等色彩為主。阿美族人特別偏好以貝板穿成胸飾和額飾,認為其具有潔白的顏色與永久不變的特性。帽子在具有年齡階級和頭目制度的阿美族社會中,為一區別社會地位的標誌,帽子裝飾得越華麗者表示其階級地位越特殊。此外,阿美族有種類甚多的佩袋(或稱攜物袋、情人袋、檳榔袋),依年齡而使用不同的佩袋。一般言之,棕色麻布佩袋為老年男子所用,青年男子則配戴有施以精緻十字繡花紋者,老人所用之佩袋雖亦有十字繡花紋但其多以絨線編成。


huaz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